原创 ? 老钱说钱
老钱说钱
tobeoldmoney
严肃活泼,适当专业。江湖儿女,煮夫宅男。
●
二营长带着「银地保」小钢炮终于轰到了3458高地!一如7月初。
但是我军冲锋后劲不足,还是没能占领高地。
以万得全A视角看市场整体估值温度的话,目前在过去10年行情中的位置大概是37%的水平,不高不低。
unknow
●
目前我把所有自动定投的基金全部停掉了,不买了,还卖了一些。
结果今天早上支付宝提醒我:中证银行定投份额确认成功。
what the fuck?怎么还买?
点进去看了详细情况:
哦,是支付宝有个目标投功能,我当时选的目标是在银行ETF上赚15%,好卑微~ 而且已经实现了12.64%。
再看下中证银行估值:0.77PB,百分位7.28%。
算了,继续吧,毕竟还这么便宜。
●
2021年的策略报告看了很多份,远期的不多提了,就看眼前的——
春季躁动很明确,各种同比数据因为年初疫情的低基数效应会显得非常好看,顺周期逻辑通畅。
但券商们没提的一点是,明年要注意「结账」和「仓位控制」了。
其实类似的观点在上个月就写过,再重复一遍:
主动型股基从来牛不过两年——
unknow
unknow
05Q2-07Q3,牛2.5年
07Q4-08Q4,熊1年
09Q1-09Q3,牛0.75年
09Q4-12Q3,熊3.25年
12Q4-15Q1,牛2年
15Q2-16Q1,熊1年
16Q2-18Q1,牛2年
18Q2-18Q4,熊0.75年
19Q1至今,牛2年
上面的牛熊切换放到沪深300身上,照样适用,一点没差。
按照目前的态势,但凡你看得上的宽基、行业指数,估值百分位基本都在90%以上。
还能算得上便宜的,也就中证500、银行保险地产这些顺周期行业。
而且受上半年疫情拖累,大部分企业今年全年的业绩增速并不好看,远跟不上估值的增长。
所以2021年是很值得警惕的,尤其是一季度之后。
明年的股市要么横盘,让公司业绩增长把估值慢慢消化掉。
要么直接下跌,把估值杀回去就完了,立竿见影,简单省事。
假设这种情况真发生了,应该咋办?
一个有效的做法是加大下图绿色部分基金的占比:
unknow
《优秀主动基金经理盘点》
公众号底部对话框回复:基金 能收到上图的网页版链接
这些基金的共同点是债券类资产的持仓占比较高——要么是偏债混合型基金,要么就是一二级债基,做固收+的。
至于股债比例,五五,四六,三七都可以,没有标准答案。
真的,没准2021年走完会和2018年很像,年底大家拼收益时发现,买债的最后赢了。
至于更长远的策略,这两年从越来越多个体案例中感受到了一种势:
有房的,陆续有人醒悟,开始把家庭财富向股票基金市场搬家。
这一轮行情启动与经济下行无关,也不会因为经济下行结束。
房住不炒已经成为长期宏观背景,关键在于财富搬家能否持续。
|